集體偏見 珍古德博士(Jane Goodall),告訴過我在她的坦尚尼亞岡貝黑猩猩保護區, 珍古德說,黑猩猩一向以領袖馬首是瞻, 集體的偏見可怕就在中間就算有人有疑問,但在集體的壓力下, 美國前國防部部長麥克拉瑪(Robert McNamara)後來回憶, 列子說符篇有個鄰家小孩偷斧頭的故事:「人有亡鐵者, 有個笑話說:有一個猶太人的教授為了活命,寫了一本《 「你這簡直是胡說八道,腳踏車和德國的問題有什麼關係? 教授回答他:「那猶太人有什麼錯呢?」 林肯的蓋茲堡演講,是他名垂千古的不朽演說。他在演講前, 睿智的領袖,其實對「群眾」、「集體」都很小心。 其實在我們的語言裡面,只要留心就會發現這類集體偏見。例如: 二次大戰時,艾森豪是歐洲盟軍統帥。有一次, 「你錯不在打架。」艾森豪說。 「那我錯在哪兒?」 「你錯在罵他是英國豬。」 「他吃女兵豆腐,難道不是豬?」 「沒錯,他是豬,你可以罵他豬,但不能罵他是英國豬, 一次跟一大群人為敵,是既不健康又沒腦袋的。你要孤立你的敵人, 愛因斯坦說的好:「如果我的相對論是對的, 你知道嗎?聽說法國人把梅毒說是西班牙水痘, 偏見真的無孔不入,無所不在,小心啊小心, 難怪愛因斯坦說:「常識就是人到18歲為止所累積的各種偏見」。 義大利的繪本大師英諾桑提(Roberto Innocenti)有一本著作「鐵絲網上的小花」,故事是說: 有一天,白蘭琪在上學途中,發現一個小男生被軍人抓了, 有一天,非常多傷兵回來,市面大亂,很多人都準備要離開。 鎮上,穿著不同制服的軍隊進城了。白蘭琪的母親等了又等, 英諾桑提告訴我,他8歲的時候,正是二次大戰末期。有一天, 德國就有一個年輕人組成的秘密團體, 不要小看小小的偏見,一張薄薄的報紙,對摺,再對摺, 只要連續對摺 42 次,光是報紙的厚度就可以從地球到月球。亂講什麼呢?一張0. |
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
集體偏見
心智模式決定我們如何看,看見什麼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